站内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基层动态
2024-06-03      字体 [ ]
分享:

累计刊播超220期,全网播放量超1.5亿人次,并已入驻“学习强国”、B站、微信视频号等第三方平台;被中央网信办列为Ⅰ类项目重点支持,部分视频被中央网信办推荐,进入全国媒体榜前十、地方媒体榜前十等;此外,还积极拓展传播阵地,与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等全国50余所高校合作制作理论视频,让更多青年成为“学”的主角、“讲”的主力、“听”的主体,成为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网上理论宣传品牌。这是于2022年3月正式上线的重庆日报社理论视频栏目“理响青年”取得的成绩。

两年多来,“理响青年”始终围绕党的创新理论的青年化视频化传播,以创新的合作模式、鲜活的话语体系、新颖的传播形式、先进的传播技术,创作出一大批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理论视频产品,广受青年群体的青睐,成为青年学理论、讲理论、用理论、信理论的重要平台,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理论传播青年化视频化的新路子。

聚焦“有料有质”,探寻与青年思想结合点

“理响青年”以“00后”为主要受众群体,以“让党的创新理论响彻青年”为理念,通过“视频+”的形式,打通了党的创新理论到达青年群体的“最后一公里”。“理响青年”创新开展面向青年群体的网上理论传播,紧紧围绕“有料有质”,探寻党的创新理论与青年思想的结合点、与青年发展的契合点,着力提升内容质量。

锁定青年群体,提升理论传播的精准化。“理响青年”紧紧抓住青年群体,把党的创新理论与青年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将理论阐释的重点与青年讨论的热点结合起来,把理论讲深、讲透、讲活,提升党的创新理论面向青年群体传播的知晓率、到达率。“理响青年”每一期的领讲人均是来自市内外高校的青年学子,旨在发挥好青年朋辈群体的影响作用,让青年自己讲、自己传、自己播,鼓励他们推出符合青年人喜好的理论宣传视频产品,引导青年变为主动传播的主体。

融入青年视角,增加理论传播的亲和力。“理响青年”着力探寻党的创新理论与青年的结合点,不仅在形式上做到青年想看爱看,而且在叙事上融入青年个人视角,从微切口讲述大主题。例如,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响青年”特别策划了“青年眼里的中国式现代化”系列视频,从社区成立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的案例讲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从青年人追捧的国潮国风文化讲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等,从青年视角理解、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在青年群体中迅速掀起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

强化多元协同,打造网上理论传播共同体生产模式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视频化传播,需要多方协同、共同发力。“理响青年”创新探索了“党报+高校+社会(1+1+N)”的内容生产模式,既面向青年,又依靠青年,形成了“全维度生产、全方位共享、全媒体传播”的新格局。

持续推进媒校联动,抓住“高校”这个“1”。“理响青年”上线以来,共吸引了市内外50余所高校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参与,形成了集“青年学生参与、青年教师指导、理论编辑审核”于一体的团队合作模式。在理论视频选题、文案写作、拍摄剪辑、发布等全流程做好把关工作,既实现媒校联动,又保证内容的安全生产,打造了媒体、学校、社会协同高效的理论宣传共同体。

拓展理论传播阵地,壮大“社会”这个“N”。在持续发力媒校联动的基础上,“理响青年”不断扩大“1+1+ N”内容生产模式的“N”,拓展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社会阵地。截至目前,栏目已与长安汽车、中冶赛迪、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重庆两江新区消防救援支队、曾家镇等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基层合作,传播触角不断延伸。

善用“网言网语”,满足青年群众阅读喜好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传播,要抓住青年群体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时不网的特点,让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活”起来、“动”起来、“潮”起来。“理响青年”结合青年群体身边事阐释党的创新理论,使用脍炙人口的“青言青语”“网言网语”,把大道理讲成“小故事”,以事实说话、以案例说话、以青年的切身感受说话,使闻者众、听者信,让“有意义”的理论“有意思”。

采用通俗幽默的“青言青语”。“理响青年”锁定青年群体,善于运用通俗易懂、幽默有趣的“青言青语”,化理论为故事,以故事讲理论,融入青年生活圈、介入青年精神圈里进行传播,实现理论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并注重互动式参与式话语传播,以青年视角讲述党的创新理论,引导青年用户参与。如第一百四十九期《青春红岩》理论MV,以原创歌曲拍摄理论MV,语言鲜活、朗朗上口,满足了青年群体的阅读喜好,彰显了理论视频的“青春态”。

采用紧跟热点的“网言网语”。以小切口讲述大主题,用青年话阐释大道理,“理响青年”探索运用“网言网语”,紧跟网络热点,把网络热词、热梗与理论宣传结合起来。如“理响青年”将“热辣滚烫”“飞驰人生”“上大分”等网络热词融入理论视频标题中,刊播了《数字文旅“热辣滚烫”让乡村旅游燃起来》《以缤纷生涯教育开启学生“飞驰人生”》等,以吸睛的标题提升了理论视频的点击率和阅读量,让理论更“有意思”。

数字技术赋能,丰富“青春态”理论传播呈现形式

创新开展面向青年群体的网上理论传播,要坚持技术赋能、移动优先,将党的创新理论搬进网络、送到手机、融入生活、武装头脑。“理响青年”坚持用数字技术赋能,利用报、网、端、微、视、屏等载体,打造H5、漫画、动漫、可视化数据等传播新形式,以思想含量赢得传播流量,让青年在潜移默化中接触、接受、吸收、内化党的创新理论。

巧用AI虚拟人技术,增加视频科技感。“理响青年”抓住Z世代群体的这一特点,在视频制作中采用AI虚拟人技术,以震撼的视觉、听觉语言营造沉浸式视听体验,满足其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喜好,提升了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创新性。如第七十九期视频《既要端牢饭碗也要勤俭节约》中,通过AI技术绘制虚拟空间中的“二次元”人物,加上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合成的声音,辅之以真实的背景讲述保障耕地资源、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升节粮爱粮意识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让理论传播更新鲜、更具活力。

采用非线性叙事,增加视频艺术感。在视频剪辑的数字技术应用方面,“理响青年”主要采取非线性剪辑这一技术手段,通过艺术化处理,打破线性时间序列,实现时间重组和时空对话。如第一百三十五期《从会说话的文物中感悟伟大革命精神》、第一百四十一期《在古今对话中看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和第一百八十九期《且以青春诵红岩》中分别以时空对话、穿越古今为表现形式呈现革命文物、中华文明和红岩精神,实现了严肃理论的艺术化呈现,增加了理论视频的艺术审美。

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是新时代理论武装和青年工作的重大使命。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将把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视频化传播作为理论宣传的主抓手,持续做大做强“理响青年”,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提升产品质量、拓展产品形态,打造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力度的理论视频精品,真正实现“让党的创新理论响彻青年”。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发布时间:2024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