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午后,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几缕清新的气息。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我和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广播《一路畅通》主持人杨洋聊起了关于“声音”的话题。作为一位备受关注的新闻工作者,他以其深刻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许多社会现象和问题,成为公众心中的“新闻大咖”。作为一位资深的新闻人,他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语,传递着正能量和人性的力量,成为了记录一个时代的声音符号。
2008年杨洋在青海采访奥运火炬手传递
热爱与坚持
在见到杨洋之前,我曾听说过他对于广播事业的执着和热爱。然而当我真正见到他的那一刻,才发现他所散发出来的魅力远远超出了我所想象的范畴。他的笑容温暖而自然,眼神中透露出的是一种深邃而坚定的力量。在和他交谈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对于新闻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尽管杨洋并非广播专业出身,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获得了主持人的最高荣誉“金话筒”奖,成为一名备受喜爱的主持人。在他28年的广播生涯中,他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他始终坚持不懈,保持了对广播事业的初心和热爱。
“《一路畅通》的播出时间都是在早晚高峰,因此对于我们主持人而言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早起,每天大家正在挤地铁挤公交的时候,我就必须已经坐在演播间了。平时还好,一到下雪天气的时候,别人都是着急往家走,而我最着急的是怎么往单位走。”杨洋介绍说。
正如杨洋所说,不管下雨还是刮风,不管是感冒还是发烧,在他23年主持《一路畅通》的生涯中,他和他的节目都始终如一地为听众提供优质服务。在北京“米雪”天堵车的夜晚,他坚持不懈地直播着,成为唯一陪伴路上司机和行人的媒体,也使北京交通广播成为首先被列入北京市应急响应机制的媒体;在2004年,他主持了北京“沙尘暴”的7小时特别直播,充分发挥了广播在应对恶劣天气时的服务功能。
多年来,杨洋一直致力于将广播节目与交通领域有机结合,通过深入挖掘交通领域的信息和趋势,为广大听众提供更全面、更实用的交通资讯和服务。在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量时,他还会针对不同听众的需求和兴趣,采用不同的节目形式和语言风格,以便更好地传递信息,提高听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杨洋的成功不仅仅是在专业上的成就,更在于他在新闻事业中的责任和担当。他一直用声音传播正能量,倡导社会正义,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8年,他满怀激情参与制作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广播评论《让和谐之光普照世界》获得了北京新闻奖一等奖和北京广播影视奖一等奖。同年发生了汶川地震,他第一时间组织创作,以广播特有的艺术形式,用声音的力量讴歌英雄,鼓舞士气,以抗震英雄谭千秋为原型创作出全国第一部抗震救灾广播剧《我们永远在一起》,并且在北京及四川等全国多家电台播出。这部作品获得了由北京市政府颁发的“北京文学艺术奖”。杨洋以声音为媒,心系听众,记录时代,通过一部部广播精品,伴随听众共同见证了国家的发展,生活的变迁。
杨洋在301医院采访季羡林先生
硕果累累
杨洋连续七届获得“北京电台听众喜爱的十佳主持人”称号,获得中国播音主持最高奖“金话筒”奖广播播音员主持人奖,曾任北京电台首席主持人,他制作的节目先后多次获得全国最高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及北京新闻奖、北京广播影视奖、北京文学艺术奖等专业奖项,业绩突出,成绩斐然。他主持了23年的《一路畅通》节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在业界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在采访中,杨洋谦虚地表示,他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就,与电台的培养,众多名师的教导是分不开的。虽然他并非广播专业科班出身,但由于他虚心求教,善于在工作中学习观察,博采众家之长,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他的学习视野不仅限于自己的主持业务,还跟随老师们深入研究从前期采访、编辑到后期的合成制作,打通广播各个环节。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杨洋逐渐掌握了广播的核心技巧和要领,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广播主持人。
在广播领域之外,杨洋还获得了很多其他荣誉和成就,如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个人、首届全国学习之星、北京市五四奖章、北京市交通行业先进个人、北京市广播电视创优先进个人、北京市抗击“7·21特大自然灾害宣传报道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交通广播十佳主持人;2016年入选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百人工程”,2020年入选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等。在这众多的荣誉和成就中,其中最让其感到骄傲的就是他最近获得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对于这个奖项,杨洋常说:“劳动是一种传承。”他认为,这个奖项的获得并不是他个人的荣誉,而是北京广播电视台众多前辈和同事心血的集中体现,没有他们的言传身教和同甘共苦,就没有今天的自己。
“我进入北京电台的时候很单纯,就是想让我的声音通过收音机被更多的人所听到,我可以把我对生活的感触去和更多的人分享。是我的老师跟我讲北京广播电台的历史,跟我讲广播人的职责和担当以及这个职业的神圣,是他们的严格要求成就了今天的我。因此我认为,虽然现在获得了这个奖项的人是我,其实不过是他们的精神和技艺在我身上的传承而已。”杨洋谦虚说。
杨洋带领北京四中同学参与交通调查社会实践
传递爱的力量
人生中,总有一些人或事让我们热泪盈眶、铭记于心,总有一股力量激励我们心怀美好、奋勇前行。在杨洋主持《一路畅通》的过程中也是如此。
杨洋曾透过大屏亲眼见到,在2012年7·21大雨的时候,一位老大爷站在被水冲走了井盖的井口旁,水没过了小腿,正在指挥交通,就是为了让路上的行人和车辆安全通过;一个小伙子扔下自己的自行车去帮人推陷入水坑里的汽车,汽车推出来了,他的自行车却被冲走。这些场景都让杨洋感佩不已。
最让杨洋记忆犹新的还是救助东五环曹女士的事件。2006年,一位姓曹的女士突发心脏病,因为当时道路设施不完善,事发地点没有摄像头,无法通过定位找到她。122便通过《一路畅通》听众的力量来寻找这位曹女士,经过杨洋的播报,全城的听众都被发动起来,通过听众不断传递来的消息,最终找到了曹女士并将她第一时间送进了医院。
在曹女士转危为安后,杨洋去医院采访她,杨洋问,“发病的时候您身边有没有人?”曹女士告诉他,当时有一位陌生的大哥怕她被过往车辆碰到,一直守在她的身边。杨洋又问后来那个人呢?曹女士说,后来警察来了,他对警察说,“你来了,那我走了!”
“这位陌生人并不是医生,但他一直鼓励、安慰着曹女士,直到救援人员到来。这位无名英雄的善举,展现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他不求回报,只是出于一种内在的道德和责任感去帮助别人。虽然我们无法知道他的名字,但是我认为,他这样的朋友更应该被记住与赞扬。”杨洋这样说。
这件事带给杨洋极大的震撼和感慨,他深刻地认识到这些无名英雄所展现出的人性的美好和价值。他觉得,主持人不仅应该是一个冷静客观的新闻工作者,更应该是一个能带给别人温暖和善良的人。主持人必须通过自己的声音,将这些无名英雄的爱和关怀传递出去,这些人的付出才更有价值。后来,杨洋还以此制作的新闻专题《曹女士事件引发的思考》获得全国最高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最佳新闻专题类大奖”,评委会在颁奖词中提到“这体现了广播的力量,媒体人的责任感,发出了和谐社会的最强音。”
杨洋在他的新闻报道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温暖、真诚和感性的风格,他的语言简洁明了,表达清晰,让人们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接受他的报道。他不仅仅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更是一个有着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公众形象,他用自己的职业精神和人格魅力,激发了人们的共鸣和情感。他所报道的内容,不仅仅是新闻事件的简单叙述,更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刻观察和思考。他的报道,不仅启发人们思考和反思,更激励人们积极向上,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在他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有情怀的新闻工作者,一个关心社会、关爱人民的公共形象。他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社会和百姓,展现了新闻工作者的价值和使命。让我们一起为这样的新闻工作者点赞,为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喝彩!
来源:北京政协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年7月4日